搜尋此網誌

2010-08-15

關於創業的二、三事:[轉錄] 走上創業之路的你,應該避免的18件事(上)


 

創業是每個網路人的夢想,但如何運用有限的資源條件,並且追趕市場需求變化與避免外在競爭,逐步將夢想實現,是每個創業家都必須面對的課題。

除了這章外,PK也推薦有志於創業的朋友閱讀以下資訊:

 

- 無人之境
專為中小企業主而寫的經營教戰手冊,提醒這些企業主,當自己的企業大到無法縮小、小得沒辦法一下子擴大時,應該注意的事項,如商品與公司發展方向、金流、管理制度、獲利等各層面。

- 滾動吧,品牌
以往談論品牌經營的書籍,總給人打高空、沒牛肉的刻板印象。邱志聖博士的這本著作超乎我想像之外的實用,非常適合從台灣出發的中小型創業家們照表操課。

- 人氣衣著館!網拍開店完全攻略
台灣第一代網路服飾創業家PK Girl公開其服飾創業日月精華的大作。網路服飾業在台灣已經極其成熟,這本書提供了完整的SOP操作範例。

- 何飛鵬社長的筆記本
商周集團創辦人何飛鵬的人與著作相信已經是眾人皆知,部落格裡除了著作文章摘錄外,還參雜了一些最新的心得筆記。可惜何先生前陣子關閉了留言功能,讓創業家失去進一步請益的機會。

- 小老闆の夢想部落:希望全天下女人的憧憬夢想着,都可以在天母嚴選得到實現
PK曾經與天母嚴選的創辦人婉婷有生意上的合作,本以為她是又一個汲汲營營於賺錢致富的老闆,因緣際會之下讀了她的創業心得文章後,就不自覺地被吸引成為天母嚴選的仰慕者了。

 =========================================================

本篇文章轉錄自:  inside.com.tw

前言

Paul Graham是個成功的創業家、程式設計師、知名部落客與科技寫手,多年來他在網路上發表了許多文章分享他對於創業或是科技領域的看法,他在2005年創辦了一家特別的創投公司Y Combinator後,這些文章也成了Y Combinator與所有網路創業團隊的指導教材。如果你對於Paul Graham或Y Combinator還不了解,可以先從以下兩篇文章開始閱讀:
關於創業,你必須知道的13件事中,我對於避免失敗有以下的看法:
每個創業團隊都想追求成功,但最後能被人們認為成功的團隊總是極少數。多數的團隊都沒有成功,如果團隊沒有成功並且瓦解、放棄創業,那麼幾乎就是失敗,也就是說有許多團隊最終都會失敗,因此「避免失敗」成為過去我與夥伴們在創業過程中很重要的目標之一。我們除了節省開銷、降低burn rate之外,我們也試圖建立穩定的營收,等於是開源節流,追求自給自足、損益兩平,避免團隊處在持續燒錢的狀態。
在團隊建立的第一年,我們避免失敗的具體作為是開源(包括接案、擔任顧問)、節流(減少任何不必要的開銷、能省則省),並且試圖建立一套讓公司自給自足的生存之道;換句話說,我們在第一年累積了一些基礎,包括技術、業務、資金等各種經驗,到了第二年,就像在關於創業,你必須知道的13件事中所提到的產品上線之後才是真正的開始,我們團隊的第二年才是創業真正的開始。
在第二年,我們的具體目標則放在以下幾個重點:
  1. 建立團隊、培養革命情感、打造正確的團隊工作模式我們一直到快滿一年才開始認真思考團隊擴編的問題,我個人認為主要原因有兩點:一是因為過去信心或資金不足,面對要尋求新夥伴加入又有很多期待,例如要富有熱情、最好是即戰力、肯放下安逸的工作與生活投入創業公司;二是有一陣子我甚至認為我們人不必多,或許兩、三個人就夠了。以我們目前同時打造產品並且持續靠產品以外的業務創造營收的模式,兩三個人鐵定是不夠的,如果打算專注投入在產品本身,那就應該跑快一點,在資金燒完之前就要有產品並且把產品賣出去,開始創造營收,或是證明產品到底是對的還是錯的。
    尋求新夥伴的基本條件,我認為最重要的是對團隊本身以及團隊要做的事情(理念、使命、願景)有認同感,而找到新夥伴之後,我認為首要任務是培養革命情感,除了內心深處與嘴巴上對於團隊的認同之外,要能用具體行動來實際投入、參與。在這過程中,打造正確的團隊工作模式更是對於網路創業團隊來說很重要的,例如建立一致性的開發環境讓工作團隊有共同的語言,或是將經常重複的工作自動化(Don’t repeat yourself)避免人為操作出現的疏失,同時可以讓團隊成員們將時間、精神投入在最有價值的事情上
  2. 打造產品
    在產品真正推出之前,你我的產品都只是一個整天掛在嘴邊講、連個影子都沒有的美好幻想,如同關於創業,你必須知道的13件事中所提到的,你必須真的將想法付諸實現後並推出產品,你才真的是在創業,在此之前,我們嘴邊在說的產品只不過是個在會議室、實驗室中對於市場、人們的需求充滿著美好憧憬的一個幻想罷了。所以,儘管所謂第二年才是真正的開始,實在開始得有點晚,但在團隊可以自給自足、不怕餓死、避免失敗的前提下,我們總算要將腦海中美好的幻想化作實際的產品,來接受市場的考驗了。
  3. 把產品賣出去創業的目標通常是想要做些事情來改變一些事情,如果想賣產品,但產品卻賣不出去,一切都會變成空談,所以儘快將產品做出來、接受市場考驗之後,即使是賣不出去,也可以自我檢討幾件事情:是市場不對?時機不對?價格不對?產品設計規劃不對?或根本是自己能力不足,不懂得找到對的人、用正確的方式包裝產品、用對的方式賣出去,或是自己根本不適合賣產品?
    如果產品成功賣出去了,會有更多的問題值得探討,包括有沒有辦法賣得更好、提高利潤、找到更多顧客、建立成功案例、尋求合作機會、如何改進產品、產品經營與行銷策略等等,又是另一個新的開始。
  4. 避免重蹈覆轍
    在第一年小心翼翼的避免失敗之後,我認為在第二年更重要的是避免重蹈覆轍,從過去自身工作的經驗、參與創業的經驗、觀察其它創業團隊的經驗,那些讓你感到不安,甚至是已經被證明是失敗的案例都應該小心,任何可能導致失敗的因子可能都只是很小的點,但累積起來就可能導致團隊走向失敗。
    避免重蹈覆轍的觀察,可從各種經驗進行歸納,例如某個產品沒有成功,到底是因為產品本身有問題、目標市場設定錯誤、行銷策略有誤、銷售策略與定價方式不對、時機不對、團隊不對、投資人不對,還是另有其他元素,透過各種個案的分析、前輩的經驗來協助自己檢視團隊與正在努力的事業,肯定可以成長許多。
    此外,別人的成功經驗固然很棒,但就我們這些距離失敗很近、成功很遙遠的普通人來說,似乎是比較不切實際,或許從失敗經驗來學習會是比較實在的作法。導致別人失敗的原因很可能也導致我們失敗,但那些讓人成功的原因卻未必可以讓我們也成功,畢竟,讚美別人、解釋別人的成功,或是讓成功的人們解釋自己的成功是相對簡單的事情,但對我們來說,避免失敗都來不及了,更別說在一開始就想著要複製別人的成功經驗。
有一本書《真希望我20歲就懂的事》裡面Tina Seelig是這麼說的:
我們不需要第一次就做對。
在人生中,我們有很多機會做各種實驗,以各種令人訝異的新方式,重新組合我們的技能和熱情。
(we don’t have to be right the first time. Life beyond school presents each of us with many opportunities to experiment and recombine our skills and passions in new and surprising ways.)
事實上,失敗是人生學習過程中很重要的一課。正如同演化是一連串嘗試和錯誤的實驗一樣,每個人在人生的跑道上也不免偶爾會偷跑或跌跌撞撞。成功的關鍵就在於你能否從經驗中記取教訓,帶著新知識重新出發,繼續前行。
(it is acceptable to fail. In fact, failur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life’s learning process. Just as evolution is a series of trial-and-error experiments, life is full of false starts and inevitable stumbling. The key to success is the ability to extract the lessons out of each of these experiences and to move on with that new knowledge.)
如果是我們自己已經犯過的錯,或是別人犯過的錯,最好就不要再重蹈覆轍了,我們不需要第一次就做對,但我們應該試著以不同的方式組合那些會讓我們感到興奮的元素,無論是你的優秀創業夥伴還是好想法,得以發揮出最高的價值。
避免重蹈覆轍對我們來說,就跟一開始要試圖避免失敗一樣重要,Paul Graham對於創業團隊應該避免的錯誤,歸納出了很棒的18點經驗,這也是本文想要分享的主要重點:走上創業之路的你,應該避免的18件事。討論是什麼因素讓創業團隊失敗,這就跟討論是什麼因素讓創業團隊得以成功一樣(所有會失敗的原因都避開了,你就會成功嗎?),其實是個大哉問,本文試圖從Paul Graham寶貴的經驗中結合筆者目前誤打誤撞、邊開火邊移動的心得來與各位讀者分享、討論這些議題,你可以透過 twitter.com/deduce與我交流。
延續在關於創業,你必須知道的13件事中最後提到的重點,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了解你的使用者、做出他們想要的產品或服務,如果你所做出來的東西沒人要,最終就會走向失敗,也因此,本文要談論的18件事,大致上都還是圍繞著「了解你的使用者、做出他們想要的產品或服務」這個重點;此外,注意,這並不是一份「所有可能導致你失敗原因的清單」,這是把那些你可能掌握的失敗因素列出來,還有一些你不能掌握的因素,例如是無能為力的問題或是你的運氣不好。

1. 只有一個創辦人(Single Founder)

你是否有觀察過有多少成功的創業團隊是只有一個創辦人?即使我們找到幾個一開始只有一個創辦人的例子,像是Oracle或是Dropbox,你會發現他們最終都還是會冒出好幾個共同創辦人來。像Dropbox當初在申請加入Y Combinator的育成投資計畫時,所謂的團隊也是只有Drew Houston,但後來還是冒出了共同創辦人Arash Ferdowsi來擔任CTO。
成功的創業團隊通常不會只有一個創辦人單打獨鬥,這絕非巧合。那麼,難道只有一個創辦人錯了嗎?
這其實可以從幾個面向來探討,首先是創辦人本身不想找到其他創業夥伴,還是根本找不到?假使創辦人的點子真的超棒,那為什麼無法說服身邊任何一個朋友或是其他人加入創業團隊呢?
這其實是個警訊,代表幾種可能:
  • 點子本身其實不好
  • 創辦人的點子其實很好但是不會表達
  • 創辦人只有點子卻沒有執行能力
  • 因為這些朋友太了解創辦人了,知道這傢伙大概搞不出什麼名堂來
好吧!就算這創業點子超棒、創辦人也很有能力,朋友們都錯了、都誤判情勢,那麼一人創業還是有劣勢存在,一人創業這件事情本身就有很高的難度,一個好的創業點子只是第一步,即使你一個人可以處理好所有的工作、各種雜務,你接下來還是會需要夥伴來跟你一起腦力激盪、針對你的愚蠢決定、錯誤決策適時的給予建議,在你低潮、失意或是某些事情漸漸出問題的時候拉你一把、給你一些鼓勵。
而且,更重要的是,一個人自行創業必須要有很強的心理素質,足以忍受長期的孤單,不會有人跟你一起分享喜怒哀樂、一起腦力激盪或是拉你一把。可是,如果你今天是一個團隊,一開始就有其他夥伴,在團隊建立初期你們就會漸漸凝聚團隊精神(esprit de corps),革命情感、同儕力量是人性最具有威力的力量之一,當你們擁有革命情感,團隊中每個人都會想著我不能讓我的朋友、夥伴感到失望,如此凝聚起來的力量將會是很可觀的,倘若你只有一個人,你是找不到這種感覺的。
革命情感對我們來說真的很重要,畢竟一個人再強,也是會有脆弱的時候,在夥伴失意、低潮的時候拉他一把,或許哪天換你失意了,你的夥伴也會跟你一樣,伸出他的手拉你一把的。

2. 選錯地方創業(Bad Location)

在美國來說,新創公司總是出現在那幾個特定的地方,Silicon Valley(矽谷)獨佔鰲頭,接著有Boston, Seattle, Austin, Denver以及 New York。其他地方大概所剩無幾,即使是在紐約的人均創業人數大概也只有矽谷的二十分之一。
這是個很有趣的問題,為什麼某些城市就是能成為創業家的聚集地,其實答案或許會跟某些產業總是集中在特定的城市一樣,以創業來說,可能是:
  • 因為專家都在這
  • 因為這些地方的標準比較高
  • 因為這裡的人也都在創業,會比較有同理心,知道你在幹嘛
  • 你想要找的人也都在這,無論是想要找創業夥伴或是招募員工
  • 相關的產業也都在這
  • 你遇到的人可能也都跟你一樣正在創業,而且搞不好想搞的生意還是同一套
在台灣來說,我對於選錯地方創業的感覺比較沒那麼強烈的體會,一方面是我就住在台北,很多展覽、研討會、社群交流聚會、創業家聚會、比賽、新創事業發表會、選秀大會等等都在台北,可能沒有實際體會過其他縣市的朋友是否因為這點而明顯感受到創業風氣與資源的不足;另一方面是我覺得台灣其實也不大,不同城市之間的距離與風氣儘管有差異,但應該也不致於像美國落差這麼大。
曾經有個住在矽谷的朋友跟我說
在矽谷的創業風氣真的非常興盛,你在咖啡廳、餐廳所遇到的每個人可能都正在自行創業或是參與創業,甚至有些人是已經擁有成功創業的經驗,仍持續的在創業。
而且,當大家都在創業的時候,你並不會覺得自己在創業這件事情很奇怪;當大家創業也都還沒賺錢的時候,你也不會覺得自己的團隊沒賺錢很奇怪,因為大家都沒賺錢;當某個團隊募集到大筆資金,準備擴編、實現更棒的計畫時,對於每個團隊來說都是一種鼓舞,因為下一個可能就是我們了!
不過,假使「地點」本身對於你的團隊來說不是那麼重要,我覺得至少要弄清楚同業們的動態,然後在還沒賣出產品前、還沒賺錢之前,很清楚的知道在創業這條路上的你們並不孤單,有很多人跟你們一樣正在默默努力著,期待自己的成果可以為這個世界帶來一些小小的改變

3. 選擇一個過小的利基市場(Marginal Niche)

多數在申請加入Y Combinator的創業團隊都有個共通的問題:為了避免競爭,選擇了一個很小又有點模糊的利基市場。
Paul Graham舉了一個很簡單的例子,如果你有看過小朋友打球,你會發現在某個年齡以下的小朋友會怕球。當球朝向這些小朋友飛過去的時候,本能告訴他們應該閃開,才不會被K到、才不會痛。Paul Graham說他自己在八歲時打棒球並擔任外野手,每當有球飛向他的時候,他總是閉著眼睛並高舉著他的手套,然後希望不要被球K到。
選擇一個利基過小的市場來創業,基本上就像Paul Graham在八歲時打棒球的接球策略。怎麼說呢?小孩子接球的時候因為怕被K到所以把眼睛閉起來,其實是沒有用的,你只是遲早被K到的問題,而且球在飛行的路線也不是你能決定的。
新創團隊為了避免競爭,你很可能會想說哪一塊市場我們不要做,這樣就不會有人跟我們競爭;或是什麼功能我們不要做,這樣競爭對手才不會學著我們做些什麼,這通常是一種無意識的結果:我們為了避免競爭,無形中影響了某些決定,但事實上競爭對手會怎麼做,就跟飛球一樣,如果它會K到你,那只是遲早的事,而且你也控制不了。
因此,別害怕面對競爭,勇敢張開眼睛、把球接住,因為總是逃避、害怕競爭並不會讓你想出更多、更好的點子,只會讓你處於被動狀態、等著被球打到。而且,或許可以換個角度思考:如果別人要創業,會怎麼做呢?你的競爭對手,接下來會怎麼做呢?

4. 從別人的想法,衍生而來的想法(Derivative Idea)

很多想要加入Y Combinator育成創投計畫的團隊,提出的產品概念都是模仿自那些已經存在的公司。這當然是一種創意或靈感的來源,但這並不是最好的創意來源。如果你觀察那些成功的創業團隊,很少是從模仿其他創業團隊的概念開始的。
那麼,他們的概念又是從哪來的呢?通常都是從團隊的創辦人們,自行發現某些特定且尚未被滿足的需求。
Paul Graham最早創辦Viaweb時(Viaweb後來以將近5,000萬美元出售給Yahoo!成為後來的Yahoo! Store),想要打造一個線上商城,那個時候還沒有線上購物的概念,當時你能在網路上買東西的少數管道其實都是找網站顧問、公司手工打造的網站,也就是可能根本沒有動態網頁、資料庫的存在。Paul Graham的團隊當時認為,如果線上購物的概念漸漸成形,那麼是不是就可以利用軟體、程式來產生這些原本手刻的網站?
很直觀、很簡單的概念,你最該試著去解決的問題就是會對你產生影響的那些問題,例如蘋果電腦的共同創辦人 Steve Wozniak當初也只是想要一台電腦;Google的創辦人 Larry 與 Sergey 當初也只是因為他們在網路上搜尋不到他們想要的內容;Hotmail的創辦人Sabeer Bhatia與Jack Smith也只是因為他們工作的時候沒辦法收發信件。
很多成功的創業團隊都是先從打造創辦人自身需要的工具起家
創業團隊可以先從打造一個能解決自有問題的工具開始,因為當我們所創造出來的資訊工具可以有效地解決我們自身的問題時,它或許也可以協助其他遇到相同困擾的團隊,更別說當我們開始進行行銷、銷售,我們更能設身處地的告訴我們的潛在消費者它是如何解決我們的問題的。
Inside上曾提過37signals這個成功的創業公司(37signals的37個創業心法),文中也提到:
解決自己的問題會讓你愛上你做的事(Solving your own problem lets you fall in love with what you’re making.)
所以,不要只是想著把Facebook這種社群網站做出來,試著做出一些Facebook會忽略的差異化功能,並且從不同的面向來尋找、思考更多的想法與創意。不要只是照著那些已經解決某些問題的公司,把他們的問題再拿出來解一次,試著找出更多等著被解決的問題並且構思怎樣的公司可能可以解決這些問題,人們總是在抱怨的問題有什麼?你覺得你可以做些什麼?
Inside作者Sting也曾寫過一篇創業:勿告訴投資者你的公司做的就像xxx公司也提醒了我們不要只是做一個跟某公司一樣的公司,從核心價值來看,到底提供的關鍵要素為何、有什麼不一樣、差異在哪,都是很重要的。
我常常問我自己與夥伴們:我們解決了什麼問題?我們創造了什麼價值?
這兩個很根本的問題是我認為使用者會買單的基本要素,延伸出來的問題還包括,如果我們解決的問題別人已經解決的很漂亮,我們還需要去做這件事情嗎?哪裡還有不滿意的地方?我們還能怎麼做?

5. 固執(Obstinacy)

在某些領域,通往成功的方法就是不管遇到任何挫折,你必須非常清楚你想達到的目標,並且堅信你可以辦到。不過很可惜的是,在創業這條路上並非如此。
對於你的目標有所堅持並且能成功的例子可能是得到一面奧運金牌或是在大學時期拿到八次書卷獎,因為決定這些事情是否可以達成的變因是比較容易掌握的。創業比較像是科學,多數時候你是跟著線索在走的,而且走一步算一步,你不知道後面還有多少挑戰在等著你。
所以不要對於你原先的計畫過於執著,因為你執著的點可能根本就是錯的。多數成功的創業團隊最後做出的成功產品或服務都跟原本想做的不太一樣,不一樣的程度甚至可能到看起來根本是另一間公司了。你必須為可能出現的好想法、創意隨時做好準備,一旦機會來臨或許就是改變的時候。當然,放棄你原本的想法是最困難的。
不過,對於新的創意、想法保持開放的態度也是要有限度的,如果你的團隊每個禮拜都有新的想法,每個禮拜都想做不一樣的事情,這也是很致命的。那是否有什麼方式來檢驗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確、合理呢?一個方法是新的想法本身是否代表了某種程度的具體進展?如果新的想法出現時,你可以將之加諸在既有的產品、想法上,那麼或許其實你是在一個收斂的過程,你並不是持續的發散你的想法,維持在剛創業的腦力激盪階段並總是推翻過去的想法說:嘿!我們不要做Facebook了,我們改做Google吧!如果你總是持續重複在這種重新啟動的過程,這肯定不是個好現象。
如果你不確定你的想法對不對、好不好,最好的方式就是:問問你的使用者吧!如果你發現新的想法讓你的使用者感到非常興奮,那麼或許這一招你是賭對了。
我常說:知道跟做到是兩回事,你我大概都知道只要學期總平均96分就有機會拿書卷獎、百米跑9.8秒就有機會拿到奧運金牌,但能不能做到又是另一回事。
創業過程中無法掌握的變數實在太多,每一天或許都在改變,如果能徹底認清自己的能耐、手頭上可運用的資源、承認自己的不足與缺點,或許會早點從春秋大夢中醒來,不再執著於或許已經不能再走下去的路。當然,此時此刻走不下去,有可能只是時機的問題,過兩年再來、換一群人再來,都有可能,所謂的執著也不一定只是針對想法本身,針對時間點、時機問題,或是執著於一定要跟這群人一起打天下、執著於一定要做B2B/B2C/C2C任何一種模式、執著於一定要靠收費或是廣告賺錢,這些可能都是不必要的執著。
Facebook在台灣的崛起改變了很多事情,包括影響了一些公司做行銷的方式,或是改變了某些公司在做的產品。其中像是funP團隊、meeya團隊,從原先在經營推推王、funP麻吉、meeya校園社群人脈網,也都做了大幅的改變,將團隊過去對於網路生態、社群網站以及網路行銷等各方面的知識與經驗,轉而投入社群行銷與整合行銷方案的事業。我相信,對於funP、meeya來說,投入網路創業的初衷不曾改變,只是現階段做的方式不同、戰場不同,沒人知道會不會哪一天funP推推王或meeya校園人脈網再度崛起。

6. 雇用了不好的程式設計師(Hiring Bad Programmers)

如果團隊的創辦人之中就有程式設計師,這是很好的,畢竟在開發產品、服務的過程中,有關於技術方面的細節與經驗都可以親自掌握,即使接下來雇用了不是很好的程式設計師,在緊要關頭,創辦人還是可以親自來完成工作。
不過,Paul Graham回想起從1990年之後所看過的新創團隊,尤其是從事電子商務的創業團隊,最容易招致失敗的主要因素就是雇用了不好的程式設計師。這些公司幾乎都是生意人、商人所一手創辦的,他們總認為只要有個聰明點子之後,雇用個程式設計師來將之實現,就可以一切搞定了。事實上這說起來簡單,但實際上是非常困難的(而且幾乎可以說,不可能就這樣搞定),因為這些商人們沒辦法分辨程式設計師的能力、經驗優劣,而且通常這些商人很難找到最優秀的那群程式設計師,因為沒有一個程式設計師會想要找一個只是負責把某個商人的想法實現出來的工作。
而且,這些商人在尋找夥伴加入時,商人們可能會選擇那些他們以為優秀但其實不然的程式設計師(例如擁有幾張微軟認證,比起沒有微軟認證的,他們可能會覺得擁有認證的程式設計師比較優秀)。之後,商人們會開始感到疑惑:「為什麼我的團隊就好像二次世界大戰的轟炸機,但我的競爭對手,他們的團隊就好像開著最新的噴射機一樣?」這樣的創業團隊就好像某些大公司一樣,跑得不快、像是恐龍一樣,但又沒有像大公司擁有某些既有的市場優勢。
所以,如果你不是個程式設計師,你又該如何判斷你眼前的這個人是不是一個優秀的程式設計師呢?你唯一能做的大概就是請一個你的優秀程式設計師好友幫你面試、選人
我自己也是個程式設計師,因此在判斷團隊夥伴、新夥伴在程式設計相關經驗的能力時,至少能以自己過往的經驗與觀察,建立一個判斷優劣的相對指標,並且藉由團隊的專業分工與持續學習、成長,讓每個參與開發的夥伴都可以漸漸成為更好的程式設計師。
然而,如果你不是程式設計師,你必須小心處理可能找到不好的程式設計師的情況。你的新創事業程式設計師的選擇,具體來說可能會有以下幾個要考慮的問題:
  • 程式設計師在學習新技術、探索新技術的能力如何?如果程式設計師只能運用現有的能力,通常來說是一定不夠的。
  • 程式設計師本身的開發經驗如何?是否熟悉物件導向開發?是否使用成熟的開發框架?使用開放原始碼的經驗如何?慣用的語言,是哪一派的程式設計師?(.NET派、Java派、PHP派或是Ruby派、Python派等等)是否擁有維護系統的經驗?慣用的資料庫?Design pattern的經驗?系統分析、設計的經驗如何?是否有做過測試導向開發或撰寫測試程式的經驗?
  • 如果是開發網站,對於HTML、CSS、JavaScript、跨瀏覽器相容性、Web標準、SEO等議題是否有認識,是否使用MVC架構開發網站?維護網站的經驗為何?了解HTTP通訊協定的內涵與運用方式嗎?
  • 如果是開發一般桌面應用程式、手機應用程式,相關經驗又為何?
  • 程式設計師對於資訊系統的穩定性、安全性、延展性等議題的認知與相關經驗
  • 程式設計師除了寫程式之外,是否還有其他經驗?例如系統架設、伺服器管理、資安議題與各種問題的排除經驗
  • 程式設計師過去在產業、相關系統或產品的經驗如何?是否有產業知識(domain knowledge)或相關背景知識(know-how)?處理細節的經驗如何?是否曾經歷過一個產品的完整生命週期?
如果是一個身經百戰、經驗豐富的程式設計師,或許可以幫上你更多的忙;但如果你只能找到一個比較沒經驗的程式設計師,你或許必須要有心理準備:很多事情必須靠自己或其他夥伴。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