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K,現任職於國內某大入口網站,夢想與專長為推動台灣MIT『網路商務』與『網路品牌』擴展至全世界。 於是他到處演講,並且設立了本部落格與FB專頁,希望匯集與分享有志之士的知識能量,讓夢想早日成真!
搜尋此網誌
2010-03-20
冰品業『打游擊』,開創庶民商機
台灣冰品市場,從金融海嘯後,從35億/年一口氣跌了30%(25億),業者如何變化因應?
常光顧麻辣火鍋等吃到飽餐飲服務的消費者一定會發現,現在這些餐飲店是頂級冰品業者的兵家必爭之地,哈根達斯、莫凡彼已經是基本服務選項(想必他們提供給餐業者一個非常『漂亮』的價格),相對的,小美、雙葉等本土品牌在這個通路只能宣告投降。
這些本土品牌為了存活,居然想出了『游擊』通路這一招,實在令人不能不佩服台灣業者因應變化的強悍能力。他們創造了帶有異國血統、定價較低的『次品牌』(阿奇儂...),經銷商只需五萬不到的創業成本,哪有人潮就往哪去,果然大受中小階層老闆歡迎,短短一季就發展出超過百家的『游擊』通路深入大街小巷,現金源源不絕進來。
如同本篇報導中所提,當這條『游擊』通路經營穩定後(需搭配『總量管制』),就可以衍伸銷售其他食品類中低價、又易於料理的商品,如水餃、冷凍羊肉爐...等。『庶民商機』的力量,果然不能小覷。
(以下新聞報導轉錄自中國時報)
門市版較大枝 街頭版拚便宜
* 2010-03-21
* 中國時報
* 【陳大任/台北報導】
愛吃雪糕的人一定發現,近二年只要天氣一熱,就能在一些顯目的路口,看到有人擺著一台冰櫃,裡面放著各式口味的雪糕,老闆不用擴音機,冰櫃外貼著每盒五十元的招牌,就能吸引路人排隊搶購,一次帶個五盒十盒的客人十之八九。不過市場也因此分成兩派,一派主張加碼追擊街頭戰,另一派廠商仍以門市銷售為主。
百吉協理林鴻炯說,這個現象應回到二○○八年金融危機,民眾消費不振,很多食品廠商因為通路的上架費等成本居高不下,有些如小籠包等產品退出通路轉戰街頭,為冰品打頭陣的就是古早味的冰棒,在許多觀光老街都可以看到,每支十元,口味有十幾種選擇。
但是創造驚人業績的卻是雪糕,包括小美、雙葉、百吉都投入市場,靠著車上的發電機提供穩定電力給冰櫃,打著超商同級雪糕半價享受的招牌,在二年之內,這些機動性極高的賣冰部隊,隨時隨地展開銷售。
不過仔細比較,還可發現街頭版與門市版的商品規格有差異,各品牌有一五%至二五%的容量差距,換句話說,門市版的較大枝,但街頭版的較便宜。杜老爺總經理周明芬表示,冰淇淋是相當嬌柔的食品,如何全程保持安全衛生是最大的關鍵,因而有所謂冷凍鍊管理技術,台灣便利商店有上萬家,普及度已相當足夠,因此不會考慮街頭販售。
10元雪糕1元水餃 路邊冰櫃攤 小本賺Money
* 2010-03-21
* 中國時報
* 【潘杏惠/北縣報導】
冰旋風 ▲雙葉食品前年以「10元阿奇儂雪糕」再創銷售佳績,其他冰品品牌包括經營百吉、明治品牌的台隆集團、小美食品、雅方食品也紛紛加入街頭賣冰行列,開創 路邊冰櫃奇蹟。(潘杏惠攝)
冰旋風 ▲雙葉食品前年以「10元阿奇儂雪糕」再創銷售佳績,其他冰品品牌包括經營百吉、明治品牌的台隆集團、小美食品、雅方食品也紛紛加入街頭賣冰行列,開創路邊冰櫃奇蹟。(潘杏惠攝)
「賣冰吆!」路邊傳來一聲吆喝,這個透心涼的行業,正以驚人的速度在大台北地區擴展。繼雙葉食品前年推出「十元阿奇儂雪糕」寫下銷售紀錄之後,包括經營百吉、明治品牌的台隆集團及小美、雅方食品,也紛紛投入街頭賣冰行列。不分寒暑,路邊冰櫃儼然已開創新一波的經濟奇蹟。
投入十元冰品攤販行列的阿輝說,到底是地球暖化、天氣越來越熱,或是不景氣之下大家能省則省的緣故?他沒有特別去研究,只覺得買便宜冰品的人變多了,他憑著這種直覺,在中和賣起冰來了。
阿奇儂打響名號 百吉等跟進
不少人和阿輝一樣想法;「第一賣冰,第二做醫生。」這句台灣俗諺,更普遍成為他們勉勵自己冰中淘金的座右銘。
「來喔!來喔!阿奇儂雪糕只要十元,一盒五支五十元!」雙葉食品前年首度突破傳統超商、量販店限制,增加流動攤販通路,一個冷凍櫃、一張斗大寫著阿奇儂雪糕十元的招牌,就在街頭做起生意,果然掀起搶購熱潮。
低價策略奏效,雙葉食品今年再接再厲,除了阿奇儂雪糕,也賣起由知名造型師鄭健國(Roger)代言的傅媽媽冷凍水餃,一顆只要一元,主打的是「俗俗賣」。和一般量販店、超市的水餃相較,雖然份量小,但價格少一半,希望吸引婆婆媽媽、外食族青睞。
冬夏兩頭賺 雙葉賣過羊肉爐
流動攤販小賴說,目前買阿奇儂雪糕的人占多數,但順便買一元冷凍水餃的也大有人在,生意還不錯,水餃、冰品有三成利潤,平均每個月下來,有四、五萬收入。上班族阿明則說,水餃一顆一元,雖然總覺得太小顆,但一包一百顆不過一百元,多吃幾顆也會飽,划算的很。
雙葉經理陳安指出,阿奇儂雪糕夏天熱賣,但冬天就沒戲唱,基於淡旺季平衡,去年冬天起,雙葉也嘗試在路邊攤賣起平價的冷凍羊肉爐調理包、蛋餅,但生意未如預期,最後決定主攻冷凍水餃。
陳安還說,除了超低價一元水餃,流動攤販未來也將賣每顆要價四元、餡料更為豐富的傅媽媽冷凍水餃,他信心滿滿表示,街頭賣冷凍水餃絕對是未來趨勢。
街頭賺錢術 1個據點只賣3天
* 2010-03-21
* 中國時報
* 【潘杏惠/北縣報導】
去年在金融海嘯波及下,小本創業蔚為主流,路邊冰櫃開創令人稱羨的經濟奇蹟。但由於許多人紛紛加入流動攤位,銷售據點暴增,競爭激烈導致利潤大幅壓縮,至少有一成以上的攤位已經收攤了。
流動攤商小賴說,流動攤販成本低廉,發電機設備兩萬元、發電機加油一天三百元、冰櫃一萬五千元,加上十元路邊阿奇儂雪糕爆紅,流動攤販明顯增加,光一個夏天就迅速暴增至近百處。
小賴坦言,流動攤販看似好賺,但賺的都是辛苦錢。他舉例,車水馬龍的位置生意最好,但得面對警察取締開罰,罰單成本吃不消,攤販還得看老天爺臉色,天氣寒冷、下雨時,根本無法做生意。
雙葉經理陳安坦言,去年各品牌冰品相繼加入街頭賣冰行列,流動攤販遍地開花,大家都賣得很辛苦,沒錢賺的情況下,許多攤位被迫收攤。他觀察,市場收攤約一成以上,有鑑於此,雙葉食品未來在流動攤位上將採總量管制,不會重蹈葡式蛋塔覆轍。
陳安另外指出,流動攤位還有個特殊的行銷操作方式,就是每個攤販不得在同據點販售超過三天以上,要以打游擊模式生存,畢竟消費者如果每天都買得到,一點都不新奇,這也是成就路邊冰櫃銷售奇蹟的關鍵之一。
冰淇淋市場萎縮到25億元
* 2010-03-21
* 中國時報
* 【陳大任/台北報導】
台灣冰淇淋市場最風光的年代,大概在十多年前。業者回憶,總市場的規模高達三十五億元,這個數值是所謂「出廠價」,若是推估到通路的營業總額,應該超過百億元。不過近年受到金融海嘯的影響,總市場已從三十五億元萎縮到二十二至二十五億元之間。
提起冰淇淋,小美冰淇淋可說是國內知名度最高的品牌之一,早在民國三十四年美軍駐防台,老美愛吃的冰淇淋也跟著來台灣,但價格昂貴,一般人吃不起也吃不到,小美冰淇淋則是台灣人自創的冰淇淋,讓當時的消費者除了台味十足的雞蛋冰之外,又多了一個時髦的新口味。
百吉協理林鴻炯表示,冰淇淋極盛時代,單是國產廠至少就有十大品牌,包括小美、百吉、杜老爺、雙葉、統一等都是知名廠商,但隨著景氣下滑,現在國產廠商大概只剩五大品牌較有影響力。
國外高價品牌哈根達斯在國內每年都有成長,已占有一席之地,甚至吸引俄羅斯、瑞士等品牌來台探路,反觀以平價商品為主的國產品牌,競爭更形激烈。
冰品「熱」賣 越往南部銷量越高
* 2010-03-21
* 中國時報
* 【曹秀雲/台北報導】
▲北部天氣20日持續晴朗,近30度的高溫讓不少人直呼「夏天來了」,兩位小朋友在炎熱的中午大啖冰棒,一口接著一口暑意全消。 (圖文:黃世麒)
隨著氣候逐漸轉熱,冰品市場也開始活絡起來,便利超商與量販業者預估,今年天氣暖化速度提前,預估冰品熱賣期將會較往年提早一、二個星期,預估四月下旬展開。但今年一、二月的冰品整體銷售量,與去年比較,呈持平成長,並沒有出現特別爆量情況。
統一超商表示,今年一、二月受氣溫變動影響,其中二月均溫較往年提高,使便利超商的冰品銷售特別在南部地區有微幅成長,但觀察這幾年冰品的年營業額,則是持平現象。愛買量販公關楊冬寧指出,冰品銷售關鍵,主要仍在氣候,這層差異,也造成北部與南部冰品售量不同,約是一比三的銷售比,即北部地區賣一份冰品,南部可賣出三份冰品,且越往南部,冰品銷售量越高。
同時,氣候也影響南北對冰品口味的不同偏好。火熱的南部,通常以價錢便宜口味清爽的調味式水冰,如清冰、冰砂等賣得最好,且越往南走,價格越便宜,越受歡迎。北部消費者則喜好有加奶味的冰品,例如雪糕、冰淇淋、紅豆冰、布丁冰等。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